安化资讯

发布投稿
客服热线15173766332
广告

带你逛安化之梅城十义桥

2020-08-27 19:35:53

来源:安化门户网   作者:黄天佑

阅读:179

评论:0

举报

 

        安化风雨桥是一个庞大风雨桥建筑群,2013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就有“安化风雨桥”。共29座,分布在安化县境内17个乡镇,其中永锡桥、思贤桥、马渡桥、十义桥、燕子桥、仙牛石桥、复古桥保存较好,地域特征明显,建筑艺术独特,承载着古梅山地区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纯朴的民俗民风,是多种文明元素浓缩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。现在佑哥就带你走进安化县梅城镇的十义桥。

     十义桥位于安化县梅城镇十里村十里小学后门伊溪河上,南北向横跨伊溪,建于清光绪十三年(1887年)。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,悬臂挑梁式木结构渠架,两台三墩,棱形分水,四层鹊木;全长约65米,通高10.2米,宽3.9米;中间为走道,两侧为歇亭;歇亭共24空,每空长2.5米;北桥头有过道,南桥头西侧有青石台阶。

     

安化的风雨桥,有历史记载的,有几百座,现存的也还有30余座,都是当地乐善好施的人捐资修建的。或许,它们已经被水泥公路钢筋大桥所取代,失去了存在的价值;或者,它们已经被五彩霓虹世相浮华所遮拦,失去了往昔的风采。然而,这青石的桥墩,古旧的桥廊,沧桑的桥身,无不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方风味,每一座风雨桥,都是静默而丰饶的历史,令人心动而神往……

 

       价值评估
  一、安化县境内至今仍保存有清代至民国时期的风雨桥共29座,数量之多为全国罕见,堪称世界之最。
  二、安化风雨桥是是解读古梅山地区独特地域文化的活化石。
  风雨桥——这种常见于侗族人聚居地的传统建筑,却大量出现在汉人占95%以上的安化县,这是与其神奇而独特的地域文化不无关系的。安化地域古称“梅山蛮地”,“旧不与中国通”,在这里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信仰,生活方式、民俗和人格特征,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被学术界称为梅山文化。宋神宗熙宁五年(1072)朝廷收复梅山,置安化县,取“归安德化”之义,从此多种文化在这里融合。经过了长达近千年的演变,安化这块神奇之地,仍保留着它区别于其它地方独特的文化气息,安化风雨桥就是解读这种独特文化的元素之一。
  三、安化风雨桥是代表我国古代精湛高超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。
  安化风雨桥均为我国传统的木结构桥梁,采用了鹊木梁架技术和砌石建基的固基技术,每座桥的桥身采用卯榫结构,不用钉铆,承袭着中国古老的大木作工艺,是我国古代精湛高超建筑艺术的代表。
  四、安化风雨桥承载着当地民众纯朴的民俗风情和人格魅力。
  安化风雨桥都是由当地民众捐资修建,每建一座桥都耗资巨大,历经数年,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乃至生命。人们建桥的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为过往行人带来便利和平安。座座风雨桥都折射出当地民众纯朴的民俗风情和勤劳、善良的人格魅力。
  五、安化风雨桥已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。
  安化县境内山峦起伏,溪谷纵横,树木葱翠,鸟语花香,处处都是美丽的自然风光,一座座风雨桥点缀其中,达到了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统一,宁静而幽远,常常令远方游客留连忘返。安化风雨桥已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。

 


人已打赏

      ×

      打赏支持

      打赏金额
      • 1元
      • 2元
      • 5元
      • 10元
      • 20元
      • 50元

      选择支付方式:

      打赏记录
      ×

    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
      共0条评论
      加载更多

      打赏成功!

      感谢您的支持~

     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~

      打赏金额{{ds_num}}
     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,打赏须知

      收银台

      订单总价0.00

      剩余支付时间:000000

      手机扫码支付

      使用支付宝、微信扫码支付

      余额(可用: ¥)
    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,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
      其他支付方式